新华社客户端广州10月12日电(毛鑫、关锦恒)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从东江入海的农桑之地,发展到GDP破万亿元、人口过千万的“双万”之城,这是东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生动写照;不到全国0.03%的土地生活工作着约1%的人口,超大型的人口规模、复杂多元的利益诉求,这是东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特殊情况。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近年来,东莞积极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千万人口共生共融,打造更高水平平安东莞。近日,东莞市被广东省授予“一星平安鼎”,东莞市东城街道、沙田镇、塘厦镇被授予“平安鼎”,全市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国庆假期,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民警在繁华商业街区等重点部位开展执勤。(东莞市委政法委供图)
捕捉社会风险“微弱信号”
全市有38.7万栋出租屋,56.9万间“三小”场所,超千万流动人口……东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从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县变成流动人口过千万的世界工厂。东莞市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现在东莞的平安工作之所以能开展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社会治理力量下沉,捕捉社会风险“微弱信号”,及时将矛盾和安全隐患化解在最基层。
楼栋作为仅次于“户”之上的治理单元,能够在社区紧急事件发生时迅速发现、敏捷反应。如黄江镇已经发展了一支规模达7495人的楼栋长队伍,实现了对辖区9258栋出租屋全覆盖,通过巡查出租屋、小档口、小作坊和娱乐场所,2024年1至8月发现“微弱信号”隐患318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8宗。
2023年以来,东莞不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深入推进综合网格建设。全市1.4万余名“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专职网格员,全面摸清辖区内的社情民意,提前介入有可能转化为矛盾纠纷的“微弱信号”,一次次联动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共同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矛盾纠纷化解,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
基层派出所人少事多,警力常被矛盾纠纷等非警务警情牵制。东莞探索集中精力和优势力量处置非警务矛盾纠纷,实现风险隐患“一站式”闭环处置。
2023年12月开始,东莞建立全市矛盾纠纷管理处置信息平台,制定15大领域84项常见处置事项权责清单,明确“接警处置、初步调解、线索移交,联合调处,信息反馈、复盘管理”闭环处置流程。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公安机关向综治中心推送非警务矛盾纠纷3.6万条,办结率达98.09%。
当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崛起,寄递物流、网约服务等新业态领域成为新型矛盾纠纷高发地。从石龙“联动预警化解劳动纠纷工作法”到东城“社区网格微法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从“只进一扇门,争议一站结”到“线下进一站、线上进一网、掌上进一端”,东莞把“一站式”吸纳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主要目标,紧盯社会治理末梢。截至目前,东莞共建成镇街(园区)综治中心33个。
网格员在暑期向“小候鸟”们宣讲“防溺水”“消防安全”等知识。(东莞市委政法委供图)
如今,驻派出所调解室24小时开展调解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接处警环节;异地商会发挥“乡音”“乡情”优势,为老乡提供商事纠纷等调解服务;来莞乡贤发挥专业领域优势,在劳资纠纷和商事纠纷方面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乡情警务站”搭建跨区域警务合作平台,有效防范、化解矛盾风险隐患;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环境;62家中立法律服务社(站点)在家门口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调处一批涉法涉诉疑难案件。
应急处突全民参与有“智慧”
2023年以来,东莞公安将“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作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关键举措,全面提升社会面防控服务水平,应急响应处突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组建32.7万人的东莞义警“先莞队”,形成高效处置警情的协同作战模式。
近年来,东莞市委政法委持续优化升级智网信息系统,统筹全市万名网格管理员统一使用智网APP开展网格巡检工作。目前,全市5500余万条“人、房、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入格,实现5500万条社会治理基础数据“集中汇聚、分级下沉”,日均产生业务数据5.5万条。
平安上“云”、社会治理入“格”、综合服务进“窗”的“大平安”工作格局正在东莞加速形成。一系列“实招”“硬招”,带来一张张政法工作成绩单:获颁“平安鼎”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政法执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建设工作满意度、常态化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成绩排名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东莞市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东莞将持续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东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