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红杏在线无码AV,免费国产在线看片看,亚洲熟妇无码专区,爆乳喷奶水无码正在播放

粵西粵東加大紅樹林保護修復
2023-05-23 15:38:17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粵西粵東加大紅樹林保護修復,探索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路徑

  培育“海上森林” 打造亮麗生態名片

  紅樹林虬枝交錯、樹冠相連,魚蝦在水下樹根間穿梭遨游,鳥兒在灘涂上棲息覓食……初夏,粵西、粵東各地海邊紅樹林公園內處處是水天一色、綠意盎然的生態美景。

  紅樹林是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凈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作用,是各種野生動物和魚蝦蟹貝等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我省擁有紅樹林面積達1.06萬公頃。今年發布的《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提出,構建“兩核五區多點”的紅樹林保護修復新格局。

  記者近日在粵西、粵東沿海地市走訪獲悉,各地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工作,正統籌力量加強紅樹林科學種植、修復與保護,紅樹林面積正穩步增加,成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

  沿海地市加快紅樹林修復保護

  湛江是我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市。該市成立了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超2萬公頃,跨越該市8個沿海縣(市、區)。

  在雷州半島東側的湛江麻章區嶺頭島紅樹林核心區,一片片紅樹林長得郁郁蔥蔥,僅幾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養殖塘。在當地政府和紅樹林保護區的共同努力下,410.5公頃的養殖塘全部清退,重新種上紅樹林。

  在100公里之外的廉江高橋紅樹林保護區,千頃紅樹林蓬勃生長,廉江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黎文韜介紹,兩年內廉江新增紅樹林1300多畝。

  除湛江外,粵西、粵東各市也加快紅樹林生態保護與修復。

  在陽江陽西縣程村鎮隴石村沙灘上,一排排剛種下去的紅樹苗將在一兩年后長成一米多高,連綿超千畝的紅樹林。

  今年3月至5月初,陽江市程村灣“藍色海灣”項目共在隴石村及附近沙灘上種植超81公頃、共78萬株紅樹苗。接下來,將有專門管護團隊護理紅樹苗,確保樹苗長大成林。

  在粵東汕頭澄海區的義豐溪入海口,綠葉繁茂的紅樹林中,不時見到紅嘴鷗、青頭潛鴨飛翔覓食。近年來,汕頭完成義豐溪海岸線、新津河濕地等紅樹林營造修復共173.7公頃。

  在汕尾海豐縣大湖濱海濕地,茂盛的紅樹林在風中搖曳。近年來,汕尾修復紅樹林0.61公頃,營造紅樹林66.44公頃。潮州也在2021至2022年完成紅樹林營造修復29.16公頃,目前,潮州正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預計今明兩年在饒平沿海地帶營造修復紅樹林共60.4公頃。

  紅樹林濕地成野生動物家園

  “就在上個月,雷州九龍山紅樹林濕地公園保護區首次發現一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臉琵鷺和兩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何韜興奮地說。

  紅樹林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我省沿海地區的紅樹林面積不斷擴大,已成為各類野生動植物棲息的家園。

  為方便監測野生動物,九龍山紅樹林濕地公園安裝了AI智慧化視頻和聲音監測系統。“公園對一處400畝的紅樹林修復區監測結果顯示,在去年9月到今年3月的候鳥季,觀測到的鳥類從此前的200只增加到1500多只,增幅明顯。”何韜說。

  在陽江市陽東區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內,野生動植物種類也大幅增加。公園管護中心副主任李國紹介紹,公園專門安裝了“天空地”一體化智能監測系統,兩次調查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末發現的野生動植物達549種,比2020年增加42種,其中,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動物從39種增加到57種,特別是各類珍貴鳥類增加14種。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胡慧建介紹:“紅樹林濕地是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水下有各種魚蝦蟹貝、浮游生物及底棲生物,水中及岸上也生活著鳥類和爬行類動物,形成較為完整的生物鏈。”

  發揮紅樹林對養殖業正面作用

  紅樹林濕地生態價值不可估量。如何將生態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推動紅樹林保護工作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各地都在積極探索。

  發揮紅樹林的生態旅游價值,已經在粵西多市取得成效。

  陽江海陵島建設了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公園內擁有1300多畝紅樹林,成為海陵島的熱門打卡點。湛江則在近年陸續建設完善了廉江高橋紅樹林風景區、霞山特呈島紅樹林生態濕地公園、雷州九龍山濕地公園、麻章通明港紅樹林“十里畫廊”等景點。

  除發展紅樹林文旅業外,粵西多市也在積極探索紅樹林碳匯交易、紅樹林種養耦合模式等。

  “業界普遍認為,紅樹林碳匯能力是普通森林的3—5倍,湛江紅樹林面積全省最多,紅樹林營造、修復任務占全省一半,藍碳交易前景巨大。”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葦說。

  破解紅樹林和養殖業之間的矛盾,更好發揮紅樹林對養殖業的正面作用,也在多地取得突破。

  去年5月,湛江灣實驗室在麻章區金牛島區域開展紅樹林種養耦合系統模式研發與生態示范探索,尋找紅樹林與養殖業的共生之道。紅樹林種養耦合,即在宜林塘基、堆島等較高處種植紅樹林,在養殖塘、潮溝等較低處養殖水產品,形成紅樹林和種養業耦合布局。據湛江灣實驗室紅樹林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丁新原介紹,經過一年研究,已初步篩選出適合耦合模式的紅樹林和水產養殖品種,以及水位調控等相關技術。

  運用紅樹林的生態凈化作用發展養殖業,陽江陽西縣已嘗到甜頭。陽西縣程村鎮海域擁有紅樹林總面積近1.5萬畝,其中連片紅樹林面積近7000畝。正是這片紅樹林,孕育了全省聞名的程村蠔。

  “程村灣是天然的海灣,咸淡水交匯,紅樹林守在岸邊,起到防風消浪、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營造了藻類、浮游生物、魚蝦蟹貝等生物群落構成的生態系統,使得這片海域養出的蠔肉質肥嫩、品質上乘。”陽西縣程村鎮紅光蠔協會會長謝汝細說道。去年程村鎮鮮蠔產量約5.5萬噸,總產值約6.35億元,成為當地的致富產業。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韓維棟認為,紅樹林既是濕地,也是森林,是生物多樣性棲息地,也起到凈化空氣作用,生態功能非常突出。韓維棟建議,沿海各市應科學保護和修復紅樹林濕地,發揮其生態價值,讓紅樹林更好地造福一方群眾。

  (南方日報記者 張俊 林露)

+1
【糾錯】 責任編輯: 盧鑒

?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5112963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