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保持恢復態勢,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聚焦前11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
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今年前11個月經濟數據顯示,國民經濟頂住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壓力,保持恢復態勢,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1月份,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外需收縮進一步顯現,國內疫情大面積反彈,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大,對經濟運行制約明顯。
“面對新情況新挑戰,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落實,國民經濟總體上保持恢復態勢。”付凌暉說。
統計數據顯示,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全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比上年增長0.5%。投資增長總體穩定,1至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3%。
“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貿易動能轉弱背景下,我國積極擴大開放,外貿發展韌性彰顯。”付凌暉說,1至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增長11.9%。
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9%,快于全部投資14.6個百分點;充電樁、風力發電機組、民用無人機、光纖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2.7%、39%、30.4%、21%……產業升級發展持續,新動能繼續壯大。
“但國際環境復雜演變,世界經濟繼續走弱,國內疫情反彈影響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經濟恢復動能減弱。”付凌暉說,下階段,要扎實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工業生產“形”有波動,但“勢”仍平穩
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比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付凌暉說,工業生產下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國內疫情反彈、工業生產循環受到沖擊的原因,也有世界經濟收縮放緩、出口下滑拖累的影響,還有企業產銷銜接不暢、經營困難增多的因素。
不過,從累計看,工業生產總體穩定。1至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多數行業和地區工業保持增長,1至11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保持增長,占68.3%;31個省區市中,25個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占80.6%。
從結構看,工業轉型升級態勢持續。1至11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
“盡管受短期因素影響,工業生產‘形’有波動,但‘勢’仍平穩。”付凌暉說,下階段,隨著優化疫情防控措施顯效,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實落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交通能源等要素保障繼續加強,工業生產將逐步恢復。
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最新數據顯示,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145萬人,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目標任務。但11月份,受疫情大面積反彈、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付凌暉說,11月份,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上升0.5個百分點,這部分群體主要以農民工為主,多從事建筑、批發零售等行業,就業穩定性相對較差,容易受到疫情等短期因素影響。
不過,在就業優先政策措施作用下,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加大幫扶力度,青年人失業率連續下降。11月份,16至24歲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
“從下階段情況看,就業形勢逐步改善,保持總體穩定仍具有較多有利條件。”付凌暉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舉措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將帶動就業需求擴大,增加就業崗位。各地區各部門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積極拓展就業空間,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也為就業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物價有望繼續保持總體穩定
1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態勢,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CPI漲幅回落,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漲幅回落的影響。11月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和鮮菜價格回落尤為明顯,拉低CPI漲幅。”付凌暉說。
據介紹,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漲幅雖有所回落,但總體上仍處于高位,對國內價格的輸入性影響猶存;國內經濟逐步恢復,市場需求擴大,加之元旦、春節“兩節”臨近,豬肉、鮮菜、鮮果價格可能出現季節性上漲,會一定程度加大價格上漲壓力。
“盡管存在一定壓力,但我國市場供給能力強大,保供穩價措施有力,物價有望繼續保持總體穩定。”付凌暉表示,全年糧食實現增產豐收,糧食庫存較為充裕,有利于保障糧食價格穩定。生豬產能總體穩定,處于正常合理區間,市場調控有力有效,豬肉價格有望保持平穩。此外,我國產業體系完整,工業生產能力較強,服務供給持續恢復,有利于保障價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