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題:打通“大動脈” 暢通“微循環”——當前運輸聯動保通保暢觀察
新華社記者周圓、葉昊鳴、樊曦
高速公路貨車通行量日均值回升至720萬輛,比低谷時上漲超過100萬輛;主要航空公司日均航班量均呈回暖態勢;鐵路貨運量在12月10日創下近期新高,達1128.5萬噸……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交通運輸行業相關運行指標持續向好,“主動脈”和“微循環”進一步暢通,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交通運輸運行指標穩中向好
“一系列政策發布后,很多卡口都撤了,下高速便捷很多。”12月9日,常年往返于河北、山東、江蘇等地的卡車司機馬師傅告訴記者,他從江蘇返回河北時,進服務區也不再要求“落地檢”。
交通物流是現代經濟的經脈、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一段時間來,貨運受阻、物流不暢等問題備受關注,疏通“大動脈”刻不容緩。
政策持續發力。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新十條”,明確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等;12月8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提出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公路及航道、船閘防疫檢查點“應撤盡撤”……
各方積極抓政策落實。國鐵集團停止查驗旅客核酸證明及健康碼;山東省自5日起取消港口碼頭、高速卡口等場所強制性核酸檢測“落地檢”要求;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宣布進入航站樓不再掃碼登記……
最新數據顯示,12月14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109.4萬噸;監測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2.5萬標箱,環比增長0.1%;民航保障貨運航班714班,環比增長6.4%。
“全國交通運輸網絡總體暢通,物流指標穩中向好,保通保暢成果持續鞏固,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服務保障。”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舒馳此前表示。
末端配送正在逐步暢通
12月15日一大早,在京東快遞北京新倉營業部站點,大量的包裹堆積在門口,快遞員們正在加緊揀選、裝車。
“我們昨晚上半夜到的北京,一早就過來忙了。”京東物流上海浦新片區王橋營業部的快遞員洪蛟主動報名來馳援北京。“現在貨量還比較多,要盡快地送出去。”他說。
為解決快遞積壓問題,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督促快遞企業加緊調派力量馳援北京。同時,責成快遞企業對重點區域、防疫物資等重點物品優先保障投遞派送。
圍繞重點物資運輸,四川充實生活物資終端配送隊伍;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在雪量較大地區增加調車班組,保證電煤、糧食等重點物資隨到隨裝。
保障快遞微循環暢通,郵政、順豐等開啟“夜派”模式,延長派件時長,保障快件盡快送達;中通、圓通等通過成立旺季專項小組、調配各方運力等方式,幫助基層網點恢復產能。
國家郵政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堵點卡點已有效疏通,行業正在快速恢復有序運行。目前全國單日攬收量保持在3.6億件以上。
物流暢通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在長安汽車重慶兩江工廠,只見組裝線上一臺臺機械手臂不斷舞動,一輛輛汽車陸續下線……
物流運輸是銜接產業鏈條的“血脈”。長安汽車物流中心總經理蘭祥文表示,近些日子,政府部門落實貨運司機“白名單”制度,幫助企業做好物流保暢、配套銜接等相關工作,保證原料運得進、產品運得出。
12月9日上午,一列滿載貨物的集裝箱班列從天津集裝箱中心站緩緩駛離,標志著天津港2022年中歐(中亞)班列運量首次突破9萬標箱,同比增長近60%。
“我們大力推行中歐(中亞)班列貨物‘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通關模式,實現集裝箱裝車‘零等待’,服務‘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天津港集團副總裁許旭波說。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1至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5162列、發送貨物147.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11%,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疫情發生以來,航運業發展受到一定沖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考驗。交通運輸部門強化重點港口航道運行情況監測分析,引導主要班輪公司穩定我國出口航線運力供給。
“在各方努力下,我國港口航道運行平穩有序,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住經濟大盤發揮了積極作用。”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郭青松介紹,今年前10個月,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0.5%和4%。
面向未來,現代物流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指出,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表示,這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對于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